首页 > 工程 > 知识 > 财政部以财库是什么,如何评价财政部人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财库102号文

财政部以财库是什么,如何评价财政部人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财库102号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04 06:47:45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1,如何评价财政部人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财库102号文

人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财库102号文财政部、人行和银监会联合下文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任务占坑

如何评价财政部人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财库102号文

2,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的介绍

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以财库〔2014〕214号印发《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分总则、磋商程序、附则3章38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属于政府采购目录并达到限额以上的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由单位自行组织,按照政府采购规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必须履行招标或者竞争性谈判或者询价等程序,不能直接购买。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的介绍

3,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法律层次是什么

财政部2015年10月10日印发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库[2015]192号)按照法律层次来说,属于规范性文件,即财政部发布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法规体系包括:会计法律——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会计规章——财政部以财政部长令发布实施的会计文件;会计规范性文件——财政部(不以部长令形式)发布的会计文件。
abcd

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法律层次是什么

4,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将库存材料科目改为什么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将库存材料科目改为存货.  2013年12月18日,财政部以财库〔2013〕218号印发《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该《制度》分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财务报表、附则10章46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2月6日财政部印发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予以废止。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将库存材料科目改为( ) a.存货b.库存材料c.低值易耗品d.政府储备物资答案a

5,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第十一期说的是什么

第十一期节能清单是2012年2月24日由财政部公布的,清单中的空调机、照明产品、电视机、电热水器、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便器、水嘴等九类产品为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以“★”标注)。未列入本期节能清单的产品不属于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的范围。 如果需要清单,再追问。。。
“最新一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投标产品所在页打印件”,这句话很好理解,举个例子吧——今天你公司用a产品参加某项目的投标活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2015年1月26日财库[2015]43号印发的《关于调整公布第十七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中发布的是最新一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a产品在这个清单的第128页上有列示,那么投标时你公司就需要提供该清单的第128页打印件。

6,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发行种类有哪些

无记名式国债  无记名式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债券,通常以实物券形式出现,又称实物券或国库券。实物债券是一种具有标准格式实物券面的债券。在我国现阶段的国债种类中,无记名国债就属于这种实物债券,它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我国从建国时起,且在20世纪50年代发行的国债和从1981年起发行的国债主要是无记名式国库券。无记名式国库券的一般特点是: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由于不记名、不挂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凭证式和记账式国库券,但购买手续简便。同时,由于可上市转让,流通性较强。上市转让价格随二级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定,当市场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价格会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具有获取较大利润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无记名式国库券更适合金融机构和投资意识较强的购买者。  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与储蓄相比,凭证式国债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方便、收益适中。具体说来是:
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债券交易介质,申请办理认购/买入债券,如委托他人代理还需提交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买入债券面值必须是100元的整数倍。 2013年1月2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财库〔2013〕7号印发《储蓄国债(电子式)管理办法》。该《办法》分总则、一般规定、储蓄国债(电子式)业务、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兑付管理、监督检查、附则6章47条,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已按照《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储蓄国债(电子式)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库〔2009〕73号)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仍执行财库〔2009〕73号文件有关规定。

7,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模式有哪些改变

2013年12月18日,财政部以财库〔2013〕218号印发《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该《制度》分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财务报表、附则10章46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2月6日财政部印发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予以废止。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本制度采用了“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关于“适度分离”,主要体现在:  一是“ 双功能 ”,即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通过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要素进行财务会计核算,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要素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这样在完善预算会计功能基础上,强化财务会计功能,更加完整地反映政府会计信息。  二是“双基础”,即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根据相关起草原则,财务会计中对于财政拨款收入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会计中对于质量保证金、专用基金的核算也部分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基础。这是兼顾了当前实际情况和长远改革方向的制度安排,使得政府会计核算既能反映预算收支等预算管理所需信息,又能反映资产、负债、运行成本等财务管理所需信息。  三是“双报告”,即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  关于“相互衔接”,主要体现在:  一是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进行 “平行记账” 。即,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需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二是净资产要素与预算结余要素保持衔接。即净资产项目中“限定性净资产”等于预算结余项目中的“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专用基金”四者之和,反映单位具有限定用途的资金金额。  三是财务报表与决算报表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即通过编制“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反映本期预算结余(即本期预算收入减去预算支出的净额)与本期盈余(即本期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和本期其他净资产变动数之间的调整过程,从而揭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内在联系。  本制度主要内容共分为六部分,分别是:总说明、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主要业务账务处理说明、会计报表格式以及会计报表编制说明。其中,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对102个一级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明细核算要求及其相关账务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文章TAG:财政部以财库是什么财政财政部是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