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 > 知识 > 资格后审的目的是什么,工程上的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资格后审的目的是什么,工程上的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4 09:44:11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1,工程上的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资格预审是指施工前必须有相关资格证书和施工经验认证; 资格后审是提供施工经验证明后先行施工再进行资格证书登记类审核
楼上的说的没错!!

工程上的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资格后审有哪些作用

你的问题不太清楚啊。不过投标上有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之说。资格预审就是说在你领招标文件前就必须提供你的资格证明文件比如资质证书,业绩等等如果不达标就不让你领资料就无权投标。资格后审就是在领招标文件的时候不审资料,谁都可以买招标资料。投标的时候拿着你的资料去,如果不达标就废标。

什么是资格后审有哪些作用

3,什么是招标资格后审

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预审是指在发售招标文件前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资格审查委员会对资格预审申请人的资格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只有满足审查条件的申请人才能有资格参与投标竞争。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在评标过程中的初步评审阶段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投标文件才能进入后续的详细评审程序,没通过审查的其投标文件将被拒绝。

什么是招标资格后审

4,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程序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资格预审,可以预先淘汰不合格的投标人,减少评标阶段的工作时长和工作费用,是不合格的投标人节约购买招标文件、现场考察和投标的费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 “第十五条 公开招标的项目,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第二十条 招标人采用资格后审办法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所以,资格预审不是公开招标项目的必经程序。公开招标项目也可以在开标后,进行资格后审。

5,招标方式中资格后审是什么意思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第30号令第十七条 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审,但招标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 采取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可以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采取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载明资格预审的条件、标准和方法;采取资格后审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对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和方法。 招标人不得改变载明的资格条件或者以没有载明的资格条件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第十九条 经资格预审后,招标人应当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告知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并同时向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告知资格预审结果。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不得参加投标。 经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就是先以报价为准确定几家公司入围,然后再审查入围的几家公司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6,招标资格审查的目的和核心是什么

法律咨询: 中顾法律网律师回答: 审查投标人是否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第二十七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的,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 第二十八条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法重新招标。 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第二十九条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三十条 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项目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

7,单选题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的目的是

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的目的是(B、 减少评标的工作量、优选最有实力的承包商参加投标)。
考点:“建设工程监理招标程序”。为了保证潜在投标人能够公平地获取投标竞争的机会,确保投标人满足招标项目的资格条件,同时避免招标人和投标人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招标人应组织审查监理投标人资格。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①资格预审。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申请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进行资质条件、业绩、信誉、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情况的审查。只有资格预审中被认定为合格的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才可以参加投标。资格预审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丕合格的投标人,进而降低招标人的招标成本,提高招标工作效率;②资格后审。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资格审查因素、方法和标准,对投标人资格进行的审查。建设工程监理资格审查大多采用资格预审的方式进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答案:a
公开招标设置资格预审的目的是(减少评标的工作量、优选最有实力的承包商参加投标 )。  公开招标(Open Tendering),是指招标人在公开媒介上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与投标,并向符合条件的投标人中择优选择中标人的一种招标方式。  公开招标需符合如下条件:  (1)招标人需向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的科研项目的招标还公开招标可包括个人)发出 投标邀请。招标人应当通过为全社会所熟悉的公共媒体公布其招标项目、拟采购的具体设备或工程内容等信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邀请。任何认为自己符合招标人要求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个人都有权向招标人索取招标文件并届时投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招标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向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出售招标文件,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不得以地区或者部门不同等借口违法限制任何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  (2)公开招标须采取公告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明示其招标要求,使尽量多的潜在投标商获取招标信息,前来投标,从而保证公开招标的公开性。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XXX招标通告",此种方式即为公告招标方式。采取其他方式如向个别供应商或承包商寄信等方式招标的都不是公告方式,不应为公开招标人所采纳。招标公告的发布有多种途径,如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公共媒体。公开招标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选择投标商,竞争性更强,择优率更高,同时也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招标活动中的贿标行为,因此,国际上政府采购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文章TAG:资格后审的目的是什么资格目的是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