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 > 问答 > 眼球模型怎么判断上直肌,1个眼有几条眼肌分布在眼睛那些部位

眼球模型怎么判断上直肌,1个眼有几条眼肌分布在眼睛那些部位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3 10:55:18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1,1个眼有几条眼肌分布在眼睛那些部位

眼外肌共有6条,司眼球的运动。4条直肌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2条斜肌是:上斜肌和下斜肌。上直肌在上睑提肌的下面,眼球的上方,使瞳孔转向上内方。   下直肌在眼球的下侧,使瞳孔转向下内方。 眼肌内直肌在眼球的内侧,使瞳孔转向内侧。   外直肌在眼球的外侧,使瞳孔转向外侧。两条斜肌即上斜肌和下斜肌。上斜肌起自视神经管的总腱环,位于上直肌和内直肌之间,经细腱通过附于眶内侧壁前上方的纤维滑车,然后转向后外,在上直肌的下方止于眼球中纬线后外方,使瞳孔转向下外方。下斜肌起自眶下壁的内侧近前缘处,斜向后外行于下直肌与眶下壁之间,止于眼球下面中纬之后,使瞳孔转向上外方。另外上睑提肌位于上直肌的上方,起自视神经管的上方,向前经宽阔的腱膜止于上睑。所以一共是7条。
任务占坑

1个眼有几条眼肌分布在眼睛那些部位

2,复视像与直肌的关系

要先用药物治疗半年,观察神经恢复程度,半年后决定治疗方案天津市眼科医院-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李宁东主任医师
眼内肌包括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具有调节瞳孔大小和眼球屈光度的作用。眼外肌具有使眼球自由运动的功能。眼外肌包括附在眼球壁上的6条肌肉即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受动眼(第3)滑车(第4)外展(第6)三对颅神经的支配;产生眼球自由运动的功能。外直肌受外展神经支配,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其余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受动眼神经支配;动眼神经还支配提上睑肌和两条眼内肌。内直肌:眼球处于原位时内直肌收缩仅使眼球内转,没有其他作用。外直肌:眼球处于原位时外直肌收缩仅使眼球外转,没有其他作用。上直肌:上直肌肌轴与眼球视轴成23度角,上直肌收缩不仅使眼球上转而且还使眼球内转和内旋。下直肌:下直肌肌轴与眼球视轴成23度角,下直肌收缩不仅使眼球下转而且还使眼球内转和外旋。上斜肌:上斜肌肌轴与眼球视轴成51度角,上斜肌收缩不仅使眼球内旋并且还使眼球下转和外转。下斜肌:下斜肌肌轴与眼球视轴成51度角,下斜肌收缩不仅使眼球外旋并且还使眼球上转和外转。

复视像与直肌的关系

3,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上睑下垂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上睑下垂,我们可以先自测一下: 1.平时睁眼,明明眼睛已经睁开了却视野很窄,可以看见的范围很小; 2.一般正常睁开眼睛时感觉没事,但睁大眼睛时眉毛也需要用力一起往上拉; 3.睁大眼时,额头上会有明显的抬头纹; 4.眼睛特别容易感觉疲劳; 5.照镜子或者看正面照片时,眼皮遮盖黑眼珠的三分之一以上; 6.用手故意拉起上睑皮肤的时候,眼睛的大小变化很大。 如果以上几条特征你都具备,那么,你有可能存在上睑下垂的情况。为什么是有可能呢?我们都是普通人,特别容易有代入感、或被主观情绪误导理性思考,但医美行为是医学、是科学,专业的事情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自测完了以后,还是要以医生的面诊测量结果为准。 一般来说,在正常睁眼的状态下,上睑皮肤的下缘遮盖黑眼珠2-3mm属于轻度上睑下垂,上睑下缘遮盖黑眼珠3-4mm属于中度上睑下垂,如果上睑皮肤遮盖黑眼珠超过4mm,那就属于重度下垂了。轻度和中度上睑下垂,表示上睑提肌尚有一定功能;重度上睑下垂就意味着上睑提肌完全失去了功能,患者几乎无法睁眼。 中、重度的上睑下垂并不难判断,基本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普通人来说,单侧上睑下垂容易判断,通常表现为大小眼,但双侧轻度上睑下垂就不太容易判断了,这时候就要让医生面诊进行诊断,医生为患者做上睑下垂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睑裂高度、上睑遮盖瞳孔程度、上睑提肌肌力(运动幅度)、上直肌功能、额肌肌力等多项测量,以确诊患者上睑下垂的真实性。
上睑下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上睑下垂具有遗传性,多是因为上睑提肌先天薄弱、乏力造成的单纯上睑下垂,但也可因动眼神经发育欠佳所致,后者常同时伴有上直肌发育不良的情况。 后天性上睑下垂多为单侧下垂,引起的原因有很多,眼睑本身有问题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出问题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会引起。最常见的有因神经性疾病、外力损伤、骨折压迫、瘢痕挛缩、水肿、血肿或肿瘤所引起的,例如: 神经源性上睑下垂:主要是由动眼神经、交感神经及大脑皮质等病变引起,可发生于单眼或双眼,还可能伴有瞳孔的变化; 肌源性上睑下垂:常由重症肌无力及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引起; 机械性上睑下垂:常由眼睑本身病变引起,如上睑肿瘤、重症沙眼、外伤等; 假性上睑下垂:眶内容量减少、皮肤及软组织松弛脱垂,上睑缺乏支撑等; 全身疾病性上睑下垂:全身疾病引起的代谢性上睑下垂,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 上睑下垂不光会影响人的面部、眼部美观,让人看起来总是耷拉着眼皮无精打采、总睡不醒的样子,而且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严重,最终有可能会影响视力、引起颈部畸形,因此,上睑下垂患者应该在可控范围内及早就诊进行矫正治疗。
医美行为也属于医学范畴,如果是没有医学基础的人就算依照常见的病理描述进行自我判断也会带有主观情绪,建议直接到正规机构让医生面诊进行诊断。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上睑下垂

4,眼球的知识

有关眼睛的知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32 更新时间:2005-3-27 双击滚屏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1.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 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呈环圆形,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不同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 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具有很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2. 眼内腔和内容物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 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眼球后4/5的空腔内。主要成分为水。玻璃体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3. 视神经、视路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视路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视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4. 眼附属器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居眼眶前口,覆盖眼球前面。上睑以眉为界,下睑与颜面皮肤相连。上下睑间的裂隙称睑裂。两睑相联接处,分别称为内眦及外眦。内眦处有肉状隆起称为泪阜。上下睑缘的内侧各有一有孔的乳头状突起,称泪点,为泪小管的开口。生理功能:主要功能是保护眼球,由于经常瞬目,故可使泪液润湿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光泽,并可清洁结膜囊内灰尘及细菌。 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按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三部分。由结膜形成的囊状间隙称为结膜囊。 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 眼外肌共有6条,司眼球的运动。4条直肌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2条斜肌是:上斜肌和下斜肌。眼眶是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颅骨构成,呈稍向内,向上倾斜,四边锥形的骨窝,其口向前,尖朝后,有上下内外四壁。成人眶深4~5cm。眶内除眼球、眼外肌、血管、神经、泪腺和筋膜外,各组织之间充满脂肪,起软垫作用。
文章TAG:眼球模型怎么判断眼球模型怎么判断上直肌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