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 > 问答 > 临沭沭河是怎么来的,沭河应该属于哪个省

临沭沭河是怎么来的,沭河应该属于哪个省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6 15:18:10 编辑:汇众招标 手机版

1,沭河应该属于哪个省

沭河,山东省南部较大河流。沭河发源于沂蒙山区南麓,向南流经沂水、莒县、莒南、临沂、临沭、东海、郯城、新沂8个县(市)境,于口头入新沂河,全长300公里。
是根河吧,在内蒙古。

{0}

2,沭河应该属于哪个省

沭河,山东省南部较大河流。沭河发源于沂蒙山区南麓,向南流经沂水、莒县、莒南、临沂、临沭、东海、郯城、新沂8个县(市)境,于口头入新沂河,全长300公里。

{1}

3,沭河的介绍

沭河源头在具体的哪个县,镇?
沭河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及江苏省北部,源出山东临沂的沂水县沂山南麓。同沂河平行南流,过郯城县入江苏省。原在今宿迁市汇入泗水再入淮河。1128~1855年黄河南徙夺徐州市以下泗水河道和淮阴市以下淮河干流入海,后因河床淤高,黄河在1855年又北徙,留下废黄河故道,沭河失去了入淮的水道。

{2}

4,沭河名字的由来

沭河发源于山东省沂山南麓,南流入江苏省境内。沭河,古称“沭水”,早在战国时期的著作《周礼·职方氏》中就有记载:“正东曰青州……其浸沂、沭。”沭水,古人又写作“术水”,《汉书·地理志》:“术水南至下邳入泗。”唐代颜师古注:“术水即沭水也。”①“术”字现已简化为“术”,为了考证的需要,本文仍写为“术”。从《说文解字》、《辞海》对“沭”字的注释可以看出,“沭”是沭水(或沭河)的专用字,别无其他含义。因此,要解释沭河名称由来,应从“术”字上做文章。《莒县地名志》认为“古术士施展法术之水汇成此川而得名”,此说近于荒唐。因为占卜和鬼巫之术在先秦各诸侯国普遍存在,当时的人们对此虔诚至信,并非只有沭河流域的古人信奉此道。况且“术士、巫术”等字义是“术”字的引申义,并非本义,因此,用“术士、巫术”等词义来解释“沭水”名称的由来只是望文生义。《说文·行部》注:“术,邑中道也。从行,术声。”五代时期的文字学家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说:“邑中道而术,大道之派也。”可见,“术”字的本义是道路,“沭水”之名应该与道路有关。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记述:春秋时期,我国东部有一条南北交通要道,这条道路北至齐国都城临淄?穴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雪,南至徐国?穴江苏省泗洪县附近?雪,中间经穆陵关、莒国?穴今山东莒县?雪、郯国?穴今山东郯城县北?雪。由于这条道路“僻在东方”,其重要性略逊于中原地区的主要道路。②这个观点与徐锴所说“大道之派”相符,因此可以将这条道路称为“术”道。而从沭河的流经地域看,二者路线一致,相依相傍,古人便把这条“僻在东方”的交通要道一侧的河流称为“术水”。“术水”成为这条河流的名字后,古人为了区别字义,又在“术”字上加了“水”旁,即“氵术水”,《汉语大字典》注:“氵术,同沭,水名。《玉篇·水部》:氵术,水。在琅琊,任绪钓鱼处。”这里所引的《玉篇》是南朝梁顾野王所著字书,说明南北朝之前,“沭”字的异体字还有“术”、“氵术”等写法。《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氵术”字,说明这个字在汉代已不常用,大约在秦始皇统一文字时,“术”和“氵术”就统一写为“沭”字了,但仍有少数人用这两个字,所以《汉书》有“术水”,《玉篇》有“氵术水”,随着汉字的演化,许多异体字不再使用,“沭”字便逐渐代替了“术”、“氵术”,成为今天的“沭河”,这就是沭河名称的由来。

5,临沂的沭河和莒县的沭河

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流域,其实这是同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沭河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及江苏省北部。源出山东省沂蒙山区的沂水县沂山南麓。同沂水平行南流,过郯城县入江苏省。原在今宿迁市汇入泗水再入淮河。1128~1855年黄河南徙夺徐州市以下泗水河道和淮阴市以下淮河干流入海。后因河床淤高,黄河在1855年又北徙,留下废黄河故道,沭河失去了入淮的水道。沭河在莒县境内基本流向是南北走向的,但流出莒县后路过临沂只有兰山区城区那一段逐渐偏移成东西走向的,其实总体还是南北走向的,最后从临沂郯城进入江苏,最后注入黄海。
不对,兰山那条河叫束河,莒县那条叫沭河,是两码事,束河汇入沂河。我早前在束河边念书,家乡在沭河边,我最清楚。
是同一条河!应为我就住在莒县沭河边上,我们莒县沭河的水来自你们临沂那天的!不过具体不知道是不是干流,但我很确定是你们沂水过来的水!顺便问一下你们沂河跟沭河什么关系?干支流关系吗?
是同一条河!应为我就住在莒县沭河边上,我们莒县沭河的水来自你们临沂那天的!不过具体不知道是不是干流,但我很确定是你们沂水过来的水!顺便问一下你们沂河跟沭河什么关系?干支流关系吗?

6,沂河是怎样形成的

沂河   马逐芳春草路竿,  胜游应说到沂川。  和风软泛桃花浪,  暖气轻浮丽日天。  俗虑尽随流水去,  襟怀都向碧波前。  追思点瑟当年事,  吟咏归来兴浩然。  这是明代诗人伍文献游览沂河时所写的七律。沂河又名沂水,沂河之源素有三源、四源、五源之说。1988年10月,国家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水利部沂沭泗局沂沭河管理处、山东省临沂地区水利局会同沂源县水利局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实地勘察,结论是:沂河有四源,主源是徐家庄河(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四源分别是:1、发源于徐家庄乡龙子峪村西南小黑山北麓的徐家庄河;  2、发源于大张庄乡老松山北麓的大张庄河;  3、发源于大张庄乡张家旁峪南山的南岩河(又称仁里庄河);  4、发源于大张庄乡狼窝山北麓的高村河(又称田庄河)。四源相汇田庄水库,即《清史稿》载“经龙洞山而合”,水库以下称沂河,流经沂源,沂水、沂南、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等县区,由郯城县吴家道口村入江苏省境,至江苏省新沂市境内入骆马湖。全长574千米,流域面积17325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汶河、蒙河、柳青河、祊河、涑河等。年径流量为35.1亿立方米,河床最宽处1540米。  沂河原是淮河重要支流,自黄河夺淮入海,淮河河道淤积后,沂河水失去入海通道。建国后修建新沂河、新沭河等人工河道后才改变这一状态。新沂河成为沂河的主要入海通道。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从沂蒙山区纵贯临沂南部平原,河水环山绕崮,款款南行,两岸芳草鲜美,绿树成茵,呈现出碧水青山,天光云影,林果葱郁,稻花飘香的旖旎风光。在旧中国,水深流急,帆船可达沂源南麻,但也时常给人民带来灾害,有“开了江风口,水漫兰山走,淹了临郯苍,捎带南邳州”的歌谣。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沂河的治理,在其干支流上游修建了跋山、岸堤、唐村、许家崖等十几座大中型水库,在其下游加固堤防,建分洪闸,在基本控制水患的同时,兼收养鱼、发电、灌溉之利。1997年,又在临沂城东建起世界最长的小埠东橡胶拦河坝,形成了1.2万亩的水面,使沂河变得更为妩媚。   流域地理坐标东经117°25至118°42,北纬34°23至36°20,沂源、沂水、沂南、临沂、蒙阴、平邑、费县、郯城等县全部或大部皆属沂河流域,在郯城县吴道口村南出境入江苏省。   流域最上游以鲁山背斜与潍、弥河分水,东以沂山背斜余脉与沭河分水,地形西北高,向东南部倾斜,自河源至东汶河口,大部为山区,山峦迭嶂,海拔高程300~800米,斜午、青驼、茶山西北多为低山丘陵及高地,地面高程在200~400米之间,蒙山前半程以南地势变缓向平原过渡,在临沂城北与其支流祊河汇流后进入中游临郯苍平原。平原坡缓1/3000~1/2000。   沂河流域在地貌上属构造剥蚀堆积平原区。大地构造属鲁西断块隆起的一部分。以沂、沭断裂带之间地叠为分界线(包括沂水至汤头断裂、鄌郚至葛沟断裂),界线以西,包括沂源、沂水西部,沂南大部,蒙阴、平邑、费县、临沂西部,苍山东部及郯城西部,为沂河流域。地面隆起以断块为主,断块呈西北向,以条带状产出,蒙阴、平邑相对下陷,形成断陷盆地。在断陷盆地内有中生代火山岩喷发和陆相碎屑岩沉积。新生代第三系断裂活动尤为剧烈,形成了沂山、蒙山等山脉,奠定了沂蒙山区的现今山岳地貌。   该流域岩性比较复杂,出露有新生代第三纪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中生代白垩纪火山岩系和河湖相的砂页岩及侏罗纪砂页岩,古生代石炭,二迭纪煤系地层,奥陶纪、寒武纪之灰岩,太古代杂岩及各时期火成岩,灰岩分布面积最大,富含岩溶水。  明、清之间(1368~1911)曾于临沂县南沂河两岸设江风口和芦口坝两引水口引水,以接济中运河航运。1949年前,因山丘区洪水无控制,下游地区因入泗入淮尾闾遭黄河侵泗夺淮淤废,便成为泗、沂、沭河下游洪水走廊,沂河水旱灾害严重。1949年起,山东、江苏两省先后修建导沭整沂和导沂整沭工程,开辟新沭河、新沂河、分沂入沭水道和邳苍分洪道,解决中下游排洪出路;对老沂河下段及有关排涝河道进行了初步整治;上游开展水土保持,陆续建设了田庄、跋山、岸堤、唐村、许家崖和昌里等大、中、小型水库数百座,拦洪蓄水,发展灌溉及水产养殖。分沂入沭水道从临沂县南沂河东岸彭道口起,往东至沭河西岸临沭县大官庄,长20.2公里,底宽200~210米,设计与校核泄洪流量各为4000与5000立方米/秒,经新沭河于江苏省临洪口入黄海;邳苍分道洪则自沂河西岸江风口至中运河东岸江苏省邳县的滩上村,设计泄洪流量3000立方米/秒,经中运河、骆马湖入新沂河下泄。通过初步治理,使两岸66万多公顷农田消减了水旱灾害,部分地区建成商品粮基地。
文章TAG:临沭怎么沭河应该临沭沭河是怎么来的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